- UID
- 3
- 帖子
- 2936
- 精华
- 27
- 积分
- 8812
- 威望
- 45
- 金钱
- 12555
- 魅力
- 2289
- 注册时间
- 2007-2-28
|
2006年09月28日 23:29 深圳商报
9月22日晚,秋风中收到一则令人心颤的信息:鲍叔下午走了。
“鲍叔”是我们对香港影坛宿将鲍方老先生的尊称。我知道他这几年一直卧病,时好时差,但没想到他就这样悄然而去。
鲍方,1922年11月13日生,编、导、演俱佳,全能艺术家。膝下儿女皆为圈内俊杰。子鲍德熹,当今电影摄影大师,有作品《卧虎藏龙》,奥斯卡奖得主,中国摄影界得此殊荣第一人。次女鲍起静,少小从影,鲍方掌上明珠,豆蔻年华时随父共上银幕,父演屈原,她饰婵娟,一曲《桔颂》,如泣如诉。其夫方平,曾是凤凰公司看家小生,主演过《巴士奇遇结良缘》等,现作监制,有《旺角黑夜》、《早熟》诸片。鲍方一生成就蜚然,但仍视儿女为最佳作品。
鲍方古稀之年,又获一痴情妙龄女之爱情。有人不能理解,他也曾跟我诉说心中郁闷。我便“鼓励”他把爱情进行到底。老人悄悄对我言:“我还很年轻!”
我惊叹和羡慕鲍方有一颗年轻的心。但我知道,痴情女孩喜爱老先生自有缘由。当时鲍方刚刚演完电视连续剧《雷雨》,竟和40年前在同名电影中一样风流倜傥。每每内地、香港首映礼或电影盛典,鲍方总是西装笔挺,温文尔雅,也算一“师奶杀手”。
鲍方和我有一共同爱好——唱戏,尤爱京剧和黄梅戏。有一年我们爷俩在联谊会演双簧,他唱董永的“家住丹阳”,我在前面比划,不知是我演技一般还是他唱得太棒,众人都喊:“鲍方老师到前面唱!”后得知,他是徽州人,竟和我同乡。老先生说:“我们鲍家世代诗礼传家,县上有牌坊村,村口七座牌坊一字排开,世上一绝。你们江村也出人才。听说那地方现在是旅游胜地。”他说,纵然走到天涯海角,祖宗不能忘。
鲍方说,徽班进京200年,京剧能至今不衰,徽州人立过汗马功劳。他说自己酷爱“西皮流水”和“反二黄”。我说我从小就在京剧舞台摸爬滚打。他说“文革”中香港电影界也响应号召普及样板戏,他曾手提红灯演过李玉和,我立即背出《赴宴斗鸠山》的大段台词……一老一小,一唱一和,算是知音。
先生重情。有一年黄山洪涝,他在香港报纸上得知,立即让人给家乡红十字会捐去万元港币。有人说他是大明星,这点小钱并不在乎。可我却知先生平素节俭,从不铺张。1993年在上海举办“长城、凤凰、新联电影回顾展”,他率夏梦、朱虹、朱枫、胡小峰、陈思思等老牌影人悉数抵沪,是时我陪他逛老城隍庙,吃生煎馒头,他嘱我只买二两尝鲜即可,多食浪费。“埋单”前,他又自己硬要掏钱打包再买半斤,我以为老先生吃得上瘾想带回当午饭。第二天才知,当年凭一曲《秋水伊人》蜚声沪上的龚秋霞大姐,与鲍方有着五十年的创作友谊,大姐年近八旬,腿脚不便。这半斤生煎,他是给龚秋霞捎去的。
鲍方人好戏好,不媚俗,不媚上,不随风,不逐流,后辈对他多有敬畏。陈思思、王小燕、江汉等明星都尊称他鲍叔,他欣然应允。我说,我辈份更小,应叫“鲍爷”,他立即作严肃状:“不成,鲍爷像黑帮头子,我可是人民艺术家。”众皆乐。
“文革”中,鲍方为导演影片《屈原》呕心沥血,其中艰辛难以言表。身在香港,“旗手”也同样“关心”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弄得鲍方无所适从,他便敷衍应付混日子。也有好心朋友劝他,“南后”这一角色弄得不好会授人以柄,有影射江青之嫌,鲍方不以为然,说自己“没吃豹子胆,不敢有损革命旗手半点”;打倒“四人帮”后,也有同志建议他宣称《屈原》是为批判江青而拍,他否认。他说:我当时就想拍部好戏,表现一下屈原精神,既未想影射谁,也不想巴结谁。做人做事,就应该凭良心。
这就是我熟悉的鲍叔。
这几天,我脑子里总是浮现鲍叔的影子。忍不住一再致电鲍起静询问鲍叔辞世前情形。起静姐姐说:他走得安详。到天上和这几年先走的老朋友龚秋霞、吴楚帆、平凡、卢敦相会去了……
我忽然想起鲍起静唱的《桔颂》。当年此曲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今,歌声犹在,听者已逝。鲍叔和先贤们在那个世界可会再咏屈原的诗篇?
(作者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一级电影导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