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方 平·Henry Fong] 专访金像奖评审方平:拍人性就能适应内地市场

2011年04月14日00:44   腾讯娱乐  吴珂

腾讯娱乐讯(文/吴珂)方平是香港电影圈里的多面手,导演、演员、制片人身兼多职。他常常和尔冬升搭档,制作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影片。作为今年金像奖的评审之一,方平感慨遗珠之憾地很多。他看好《狄仁杰》大热夺奖,认为妻子鲍起静参与的最佳女配角的评选会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关于金像奖:看好《狄仁杰》

腾讯娱乐:导演您好!先谈一下您对今年的金像奖有没有一些期待,您看好哪部电影?

方平:当然每一年的金像奖,我们自己也都在玩这个游戏,大家同行之间,你知道电影的爱好其实也是随着个人的爱好有很多分别的。但是总体来讲,大家喜欢的东西也跑不掉那几部。你说我看好的电影,我当然看好《狄仁杰》了。因为我觉得最佳电影,本身要包含着整体的素质,不光是演员,台前幕后、画质、剧本,我蛮喜欢那个剧的。

腾讯娱乐:今年鲍姐也得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您怎么看?

方平:说到女配角,我觉得今年的竞争很多,有好几个,像安娜、朱咪咪,她们的演绎表现都很好,我觉得各有千秋吧。很难说谁好谁不好了。我觉得真的每一年的金像奖当然都有点遗憾了,每一个项目都是。

腾讯娱乐:去年大热门的影片《枪王之王》在金像奖里面没有太多的提名,您觉得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方平:怎么说呢,我们做电影这么多年了,其实做电影也不是为了什么奖项做电影的。是为了自己的爱好,还有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平去把自己想表现的东西,通过画面,通过这个电影表现出来。我觉得我们尽了力了,不可能每一部戏都很完美,或者每一部戏一定想怎么样。我觉得有提名也好,没提名也好,多提名也好,少提名也好,对我们来讲在心情上没有起到很大的变化。

内地市场:写人性就能适应审查制度

腾讯娱乐:现在有很多香港导演,都到内地做工作室。您怎么看这种趋势?它的优势在哪里?

方平:我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所有做电影的其实是讲市场,市场接受得了,你就可以拍一些比较大的电影,投资好一点的电影,做出来的质量会更加好。当然我绝对不会看不起一千几百万,甚至几百万的投资,因为电影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拿钱砸的。你说票房是拿钱砸的,真的谁都会。当然如果你有这样的市场,就变成电影越来越提高。你说荷里活,外国片,因为市场大,全世界都喜欢他的电影,所以他的质量会越来越好,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也付得出这个要求所用的钱。所以,使他们好象领导了我们世界的电影,他是首创,他们发明什么什么,他们先流行什么什么,我们就跟风。但是,我觉得严格来讲,只要我们能够把我们自己的市场做好,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电影也有这么一天的。香港实在是太小了。但是讲到中国电影,唯一我们面对的就是送审的制度,我们还是要遵从这个的。不过,这个环节对创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腾讯娱乐:您跟尔东升导演对内地市场的把握,刚才说到送审制度,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适应了这个制度就可以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不适应也就没有办法取得内地这么大的市场。我觉得两位导演很快就适应了。你们是经过怎样的阶段?

方平:拿我个人来讲,因为我的出生问题,我从前是在长春电影公司,在香港来讲,他们划分为左派,现在就没有了,现在变成银督机构。对于中国的了解,我相信我们还是很足的。尔东升导演,他是比较留意国内的,而且他的电影,一般来讲,他都是写人性,他是比较深刻的,而不是一种外表、噱头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他也是比较容易适应中国的市场。这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对于一些从前少接触中国内地或者中国电影的一些导引和我们的朋友来讲,是有点麻烦。但是,我觉得电影本来就是共同语言,其实是很容易适应的。唯一不适应的可能就是有的对白,有的人物的背景。因为大家都知道,电影不同的人物,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以为他是好人,结果他是坏人,你以为他是坏人,结果他是好人。这种角色才比较容易吸引人的。但是如果你说是单纯地跑出来说我是好人,这个是坏人,好坏要对立,这样的电影就没有什么看头了。电影就是有定讲出乎意料之外的东西才好玩的。

影片单一化:是个可怕的阶段

问:刚才我们提到了在电影的创作上的问题,现在我们看香港金像奖这几年类型越来越少,全都是一年好多部同类影片。这样是不是不利于电影发展?

方平:绝对没利。你提得很好,你都看得出,我早就看得出。其实我们香港电影从前有一个很辉煌的时期。后来就整个没了。为什么呢?现在我发现内陆很像我们从前的港台,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整个模式很像,开戏开得多得不得了。当然这样一下来就会有残次。你都知道大陆的电影,听说去年是500部,一年365天,每一天有一部多在拍。你看有多少部是你们觉得是可以给人们接受,留下印象的?我觉得十分之一也没有。我也看了很多网上的,包括你们网上的评论,看了很多。其实这个很危险。我觉得一个事业要闯另外一个高峰,或者要去另外一个阶段,可能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这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普遍的现象,举例子说服装,最近流行牛仔裤,你看全香港,全中国的厂都在做牛仔裤,做到有一天不行了,或者实在生存不了,再想办法。电影本来也是这样,所以你会发现什么流行,从前香港片很流行赌,每一部戏都赌,很流行开枪,每一部戏都拿枪,很喜欢打拳,每一部戏怎么样也要安排打。后来发现古装行了,每一部戏都古装。等到观众不喜欢的时候,看看谁先带领潮流。然后一看这个可以了,又跟风了。这当然是比较容易了。现在我发现,很有远见,像我们从前的电影制片厂的模式已经没有了。绝对少了,从前你看中国大陆有很多电影制片厂,他们培养多少人才?每个制片厂有他们自己的出品风格。我们香港也有,我们是长城凤凰公司培养出来的,有的是邵氏公司,有的是国泰,后来就是嘉禾,你没有培养这样的人,哪有后来的大明星?因为都是这么培养的。我觉得现在台前幕后的人才都不够,真是非常非常危险的。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是我建议有很多导演,应该给他帮助的,你没有机会给他就没有明天的他。演员也一样。你想想,演员是怎么出来的?拍出来的,不是报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有人拍他。当然,讲到最后,一般的投资人都是要保险,不要冒险。市场觉得什么OK,做就行了。也有点可惜,就是创作人,像我们那种制作,很大程度是被市场逼着走。

问:您的主动性应该会更强一点吧?

方平:我希望好一点了。当自己还是有一点说服力的时候,我希望真的可以做一些不同的作品,还有可以培养不同的人。特别是导演和演员。

问:我觉得您这几年做电影的类型很多,参与到制作方面等等,并不是只在一条路上。

方平:没错。现在你看最卖钱的,严格来讲是两种戏,一种是年代,要么古装,要么民国,就是打打打打,有道理也打,没道理也打,总可以找出一个道理来打,官能刺激,娱乐嘛。另外一种当然是喜剧了,摩登时尚的喜剧,好不好看,绝对好看,我觉得。电影不管是什么类型,最要紧是写人物,事件无所谓,事件可以根据你的投资比例,有钱事件可以很大,没钱,只要人物好的话,观众也会跟着你走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