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轉帖∞] 《橘颂》的魅力

作者:mjh13391  出处:mjh百度空间的博客 2008-06-06 16:05:22

屈原的《橘颂》,以“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开始,凡一十八言,洋洋洒洒,大大赞扬了橘树的风格。它不但词藻华丽、行吟流畅,而且独具风格、竟境深远,既褒扬了橘树的坚强品格,也展露了屈原的人生抱负,因此使我十分喜欢。

我之初读《橘颂》,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还在云南农场插队,书籍很少,知青们有了一本书就如获至宝,争相借阅。有时轮到自己看往往是第二天就要还的,只好就着煤油灯一口气把它看完。一次偶尔机会得到了一本杂志,书名忘记了,好像是电影剧本之类的,上面有郭沫若先生写的文学剧本《屈原》。文革期间我们也没读多少书,历史知识更是少的可怜。看完剧本,只是对历史人物留下了一个大概印象。倒是对作者有点感兴趣,因为郭沫若的名字经常在中央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上出现,知道他是著名诗人、大文豪,善于用文学武器借古讽今。《屈原》的写作背景应该是在四十年代“皖南事变”之后,郭沫若先生借此讽喻蒋介石的反共投降罪行,为蒙受“千古奇冤”的新四军申诉,反映了他对祖国前途的忧虑,想以此唤起全国民众。剧本里有《橘颂》的片言只语,应该是我第一次读到它。

后来,同学送我一本《中国文学史通俗读物》,里面简单介绍了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学史。于是我对屈原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九章》是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橘颂》是其中一篇,想找原文来看,但当时的条件不允许,作好作罢。

第二次读到《橘颂》,是1979年知青大返城以后。改革开放使文艺界没有了以前的禁锢,从境外引进了一批好电影,我看了香港著名演员鲍方、鲍起静父女主演的彩色宽银幕电影《屈原》。全剧以屈原朗诵《橘颂》开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气势磅礴,先声夺人;婵娟死后,《橘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震撼人心,它像是始终回响在一部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很有韵味。尽管婵娟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但她的存在,似乎可以认为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她由衷地敬爱屈原,崇敬屈原的道德文章,当危难来临的时候,她那平日蕴蓄在心中的崇高信仰、优秀品德,真正突现出来。特别是从她生命垂危时那番动人肺腑的倾诉,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竟与橘树同风”的高尚灵魂。

电影《屈原》使我大开了眼界:屈原刚正不阿,婵娟温柔善良,南后娇艳毒辣,宋玉懦弱媚骨。全剧不但画面、音响俱佳,剧中还穿插了大量的抒情诗和民歌,把屈原等历史人物故事演绎的淋漓致尽。除了《橘颂》,还有《雷电颂》,被安排在全剧高潮的波峰浪巅,由主人公屈原独白,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重要的一笔,使剧本主题异常鲜明地突现出来。常说当演员最难的是独白,尤其是大段的独白,《雷电颂》使我耳边老是响着“爆炸了吧……”的怒吼声。其他如屈原吟咏的《九章》《惜诵》译句,不但有助于表现诗人蒙受奇耻大辱之初的心情,而且对普及文学知识,认识屈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有这些精彩丰富的诗歌,自然而和谐地穿插在剧中,才使全剧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具有更加感人的力量。

此后,我慢慢对《橘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找来原文阅读,尽管对古文不是很懂,得借助译文,看来看去也只是一知半解,但还是对绚丽的诗句赞叹不已,对屈原的政治抱负十分钦佩,于是更喜欢《橘颂》等屈原的辞赋了。

今年的端午,首次以国家法定假日出现。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大概只有端午节明确地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这多少让这个国家和民族,沾染上了诗性意味。因此,端午节既是民俗意义上的,更是诗意的、浪漫的。一个现代社会不可能诀别传统而走向涅槃之路,一个伟大的民族也不可能没有精、气、神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屈原的《橘颂》,以橘树的“内容洁白”、“植根深固”、“秉性坚贞”自励并劝勉青年,今天看来仍有着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我想,这就是《橘颂》的魅力所在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