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轉帖∞
]
《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直指人心的感动
[打印本页]
作者:
易言
时间:
2009-2-23 01:14
标题:
《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直指人心的感动
文章轉帖自:金鷹網
开谈影片之前,首先唏嘘的是导演许鞍华。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里我认为成就最高的一位导演,她的《投奔怒海》在1982年亦能拿下1500余万的票房,我认为她对一部电影如何卖座是有着自己的把握能力,但在电影圈浮浮沉沉几十年,拿了3个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无数大大小小的荣誉,许鞍华却越来越沉寂,越来越凄凉了,到了去年,竟然到了找不到投资拍新片的地步。到头来,还是那位被批得一无是处的商人王晶赞助了许鞍华50万,才让她拿着高清DV拍出了这部经典之作《天水围的日与夜》。
《天水围的日与夜》海报
这部电影非常纯粹,非常简单,但却包含了许鞍华多年来对电影语言这门艺术的拿捏和运用技巧。故事讲述了香港天水围社区里两户人家平淡的一段日子的生活,从电影里的穿着与环境来看,发生时间是在暑假开始,中秋结束这段时间里。一般来说,这类生活性题材像国内的贾樟柯等人和更多的独立导演都拍摄过,可真的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许鞍华一出马,立刻显现出了何为天壤之别。
许鞍华还有什么类型的片子没执导过?鬼片喜剧片情色片动作片爱情片生活片该有的她都拍过了,三十年来她的履历表上星光璀璨,积累的导演经验多到爆棚,因此当她把这些沉淀分出一部分来放在《天水围的日与夜》身上的时候,你不必担心她分的是多少,只要关心他分出了哪一部分就可以了。
国内的地下导演,独立导演都不太会叙事,或者说剪辑、镜头运用等等电影技巧,通常是定下几个镜头位,放上摄像机然后开始拍,最后再稍稍剪辑拼凑了事,因此若非核心影迷,大部分观众都会对这类镜头长得乏味又毫无电影美感的画面敬而远之,别说人家观众不了解你的作品,你先得给对方一个了解的理由,毕竟大家都是耗费了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宝贵时间来看你的电影,你有理由把自己的电影弄得漂亮一点来取悦观众。这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相反许多导演却自傲的以为这样就是低级趣味,这样就显不得高雅了,一门心思栽进法国小众文艺片万劫不复的深渊,自此无法自拔就此沉沦,成为北京西四艺术村里又一个终日游荡无所事事的亡魂。
所以,人家许鞍华懂得如何拍文艺片,虽然影片制作费用不高,但布景用心,运镜也很有技巧,十分养眼,看不出简陋之处。《天水围的日与夜》里的几位主角全都是些很平凡的人,只有女主角鲍起静勉强算是一位女明星,但我说尖酸刻薄一点,应该是过气八百年的女明星,陈丽云也是几十年前才演过1、2部戏的小角色,而男主角梁进龙看起来也就15、6岁的样子,更是默默无名。既然没有明星吸引观众,剩下的就是故事和导演了,许鞍华大家还算熟悉,至少2007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因为有发哥在还是吸引了不少的眼球,而“天水围”这个地方估计内地人却不太了解,但这却是吸引港人的一个点。
在几年前我写乐评《解读<天水围城>》的时候,曾经重点谈到天水围现象的起因,现状。地处元朗的这个社区,因为居住的人大多是南下的内地居民和单亲家庭,所以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内地居民,主要是很多香港人去大陆讨老婆,大陆女人以为嫁了个香港富翁,结果到了香港才发现其实男人每月只能领综援,出去卖苦力过日子,所以男人出去做事的时候,独居在家的内地女人发现出门走一步走难,语言不通,文化不通,地理不知,站在香港只会感到茫然和恐惧,于是很多这样的家庭主妇选择了自杀,甚至还出现了几户女人一起烧炭自杀的悲剧。而单亲家庭,不单单指的是小孩只有父亲或母亲,更多的是指住在这里的人没有老人也没有子女,就他自己是自己的亲人。几十岁的人,上无老下无小,最终的结果也是自杀。再加上这一区的教育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大陆来的小孩不适应本港教育进而逃学到社会上混,几下三番变成古惑仔又会诞生种种抢劫杀人的案件,于是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之下,天水围变成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悲情社区。
抱着对这个社区种种问题的担忧,有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这里。政府行动了,做了很多措施来改善这里的环境;林夕写了一首《天水围城》,李克勤唱出了这里封闭自守的困境现状;而早以《童党》闻名的导演刘国昌拍了一部《围城》,更是直接刻画了天水围发生的种种恶性事件,例如未成年人犯罪,乱伦,家庭惨案,总之惨不忍睹,非常悲剧。
许鞍华同样也是怀着对天水围的忧患之心进入了这里,想拍一部反映这里种种问题的电影。但她却发现,这里同样有着很多闪光的东西。是不是天水围就一定是外界所反映的那种整天杀人放火的地狱呢?许鞍华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里,发现了更多的东西,而后,她拍出了一部跟最初想法不一样的电影,就是这部《天水围的日与夜》。
如果你对这类文艺片很排斥,我建议你放下这种你也许会睡过去、感到乏味的担心,整理好心情来好好的欣赏许鞍华的作品。她是什么样的导演我不再多提,总之她不是贾樟柯,更不是王小帅,也不是法国文艺片装B导,更不是中国千千万万自命不凡的地下独立导演,她没有用富贵华丽的场景与跌宕起伏的剧情来抓观众,但却用最真实的情感来触动了观众心里那份微妙的情感。
影片里,集中反映了两户人家的日常生活。一户是鲍起静扮演的妈妈与梁进龙扮演的儿子。爸爸去世得很早,妈妈在一家中型超市做事,而儿子正会考完毕。照其他导演安排,这个家庭肯定有许多问题,戏剧冲突是够的,但许鞍华却给予了这个家庭非常真实的特质,儿子有些小脾气,但总体上很听话,妈妈叫她下来帮邻居搬电视,叫他帮邻居换灯泡,下去买两个鸭蛋,他都是哦一声,然后就跑着去了,周末爱睡个懒觉呢妈妈唠叨一句也不管他,睡醒了他就起床吃妈妈做的早餐。偶尔出去和朋友玩,有那么一丁点暗恋自己班主任的意思,不好赌,玩游戏,跟老实学生是好朋友,跟比较混,浪荡一点的学生也相处得比较好。
我很担心许鞍华最后把这个儿子刻画成走向不归路什么的,但最后发现我确实是担心过头了,许鞍华的确在片中设置了很多可能让儿子走向歪道的情节,比如一群混混同学让他来打麻将,但他不打,闷头玩自己的游戏。换个导演拍的话,一定是去打了麻将,结果欠很多钱,只好抢劫偷窃什么的,悲剧收场。许鞍华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这点,不为戏做戏,一切显得平淡真实有富有趣味,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子的角色,我也觉得家教占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有那样的好妈妈,儿子想学坏都难。
妈妈这个角色怎么个好法?看完影片你就明白了。她乐于助人,时常微笑,富有同情心,也很会为人处事。妈妈不是孤单一个的,她有老母亲,也有两个弟弟。不过她的两个弟弟混得都很出色,住着匡湖居的别墅,请着菲佣,车还有几辆,相比下住天水围屋村的她就显得有些没落。影片虽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种没落因何而起,但我们可以想到这还是跟她的性格和丈夫的过早去世有关。影片借老母亲之口告诉了观众,小时候她在纱厂做苦工,赚钱供两个弟弟出国留学,换句话说弟弟们的幸福或多或少也算是她给的,同样的如果换其他导演,那肯定会尽量刻画这两个弟弟有多么的忘恩负义猪狗不如,实际上片中弟弟还是有求必应的,鲍起静要几张月饼的优惠券,弟弟亲自送到家里给她,观众也可以理解到,她很少有求于人----如果你对为什么她不找弟弟们要个几百万港币或者弟弟们不直接给她几百万港币感到有疑问,应该好好的想想这个角色这样的人生这样的性格,会去要或者会去接受这笔钱吗?
所以她的弟弟们也知道自己的姐姐是怎样的人,话不说多了,只在外甥陪自己下楼的时候对他说一句,以后出国读书的钱,我们两个舅舅给你全包了。也只能在下一代身上,这两位受过自己姐姐恩惠的弟弟能够偿还他们的回报之情。
另一户人家是独居的老婆婆陈丽云。这个角色的背景更加清淡,可以看出是自己的女儿死了之后女婿改嫁了,一家人生活得很好,她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但却对自己的孙子牵肠挂肚。千挑万选买了几条金首饰去看孙子一家人(南方人有送金的习惯),却被女婿一个人在茶楼里就化解了自己的思念。陪着陈丽云跋山涉水顶着大太阳坐几小时的车去看女婿一家的人是鲍起静,看着她的无功而返,鲍起静也感到难过。公车上陈丽云掏出了另外两条金首饰,送给鲍起静和她的儿子,感谢她帮她搬电视买东西换灯泡,另外把女婿没要的三条也给她了,说的话让我特别感动:“我死了也会保佑张家安(鲍起静儿子的名字)学业进步,生生性性。”一把年纪的人了,没什么寄托,也就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好好生活,好好学习,但自己的下一代却显然已经刻意的被人隔开了距离,因此陈丽云这样的婆婆,也就只能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唯一还算得上是朋友的人身上。
《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述的就是一种情感的互相支撑。鲍起静的情感支撑是自己的儿子,陈丽云的情感支撑是自己的孙子,两个人都为自己的情感而活着,用着各自的态度来度过余生。影片的最后是中秋佳节,一家人做节吃月饼,镜头前泛起的是香港数十年前过节的老相片,那时候许多人在维多利亚公园的草地上铺上一小块餐布,一家人围着吃月饼,看月亮。生活就是如此,日子就是如此,没有太多刻意的跌宕和起伏,更多的则是年华似水的平淡。这份常在我心的感动,我在看完电影之后会保存在心里,因为它会让我更加乐观的来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世界。“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真正的幸福就是活得与大多数人一样,平淡,才是真正的福气。文/公元1874
编辑:赵文
作者:
风留过客
时间:
2009-2-23 11:25
作者写得平实感人,想不到许鞍华拍这部影片还有这么一段风波,在几部商业大片围剿下突围而出入围四项提名,真是实属不易呀。
欢迎光临 静听深情--鲍起静专属论坛 (http://ninapaw.com/)
Powered by Discuz! 7.2